微信图片_20240513143605.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其实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标志与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不仅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而且还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整体软实力。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淹没的危险。人们越来越担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失,人类文化多样性在不远的将来将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本土化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从一个陌生的名词,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怎样才能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我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形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它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家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技艺、艺术精品资源,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更是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鲜活、生动地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了包含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有许多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值得用这些重要的、科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是指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使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具有与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可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解读中,与现代思想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传统医学、风俗习俗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成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作为其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民间舞蹈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 其次,在以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其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教育形式。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是这些以审美的艺术教育为特征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宫殿,在那里阅读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在那里发现真善美,逐渐形成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 最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就是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开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内容。这就需要设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讲授,教育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地位、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有效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从现状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的形势却非常严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按主要内容分,可以分为集体传承与个体传承。 个体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常见延续方式,具有运用上的普遍性和内容上的广泛性。个体 传承既包括父母对子女、师傅对徒弟,也包括一些具有特殊社会职能的单个个体,如巫师、寨老等这类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有着特殊作用的人。这些个体对个体的传承,其所实现的传承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本领和某种特殊技能,也包括一些属于民族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东西隐含其中也被世代沿袭传承了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论是基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或是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这些经过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父母与子女、师傅与徒弟之间单线式的言传身教来实现的。 集体传承是基于宽泛的血缘和亲缘群体,集体传承多在一个较固定的区域和族群内进行,通过群体认同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惯,把反映其生活习俗、道德意识、民间信仰等传统文化元素集合在一起,共同遵循和延续世代相传的既定模式。由于在某些比较封闭的区域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系统,其思想理念、价值尺度往往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为表达这种愿望而形成的技艺技巧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约束和学习,相互模拟和借鉴,共同创造和认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形式基本固定下来,形成

教育文化论坛一个地区或族群特有的表述方式。在一定的社区和人群中,特定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是大家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习俗,某种民间艺术样式就成了展示智慧和融入集体的标识之一,这也使得创作者不会也不愿意使自己游离于群体之外。统一的制 作工艺,统一的方法技巧把每一个社会成员维系在一起,共同创作,形成规范,历久不变。集体传承模式一直非常稳固,不易产生断裂脱节的现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的传承手段,也是形成区域特征的重要因素。 虽然,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仍然存在,但在经济强势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其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人的去世而成为了绝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面对开放与多元文化的冲击,绝技绝艺传人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忙着打工挣钱,追逐时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因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由于在经济强势的侵袭下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发展的考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打工潮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断裂 民众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加之外来主流文化的影响,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巨大冲击。传统的乡民社会与来自城市的现代文化有两种主要交流渠道:一是走出穷乡僻壤直接到城市打工,一是依靠越来越方便和迅捷的交通通讯和媒体。这两种渠道如今在传统乡民社会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外出打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打工已形成一股热潮。经济落后、人多地少、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都促成了年轻人的外流。近几年来政府还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打工已成为农村青年维持生活和接触外界的主要途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土生土长的农民变成城里的/农民工0,成为游离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庞大群体,在他们的身份变得模糊的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落却变得清晰起来。 打工生活使得传统乡民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脱离了本乡本土的身份转换,这不仅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主体的缺失,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袭和发展,世代相传的技艺很有可能在这 一代人手中产生断层或消失。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一代人,与其父辈大不相同,尽管身处农村,但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他们是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充满了大量信息和众多诱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更多的接触和接受了现代社会给他 们带来的影响,传统的生活方式无论从物质或精神层面来说,都已经不为他们所认同。已经40~50岁的人,是传承链上的中端,这批人从观念来讲相对保守,比较认同传统的生活习俗,能熟练地掌握各类技艺技巧,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的父辈(年龄约在60~70),处于传承链的上端,这批人或年老体弱,或相继去世,已为数不多,一些手艺绝活也将随他们而去,这一代人将很快退出展示技艺的舞台。目前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的主力军,他们承袭了上一辈人的技巧和风格,仍在本乡本土坚守着已呈荒凉之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地。他们的下一代,处于传承链下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却不屑于继承传统文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到此戛然而止,画上句号。而这一代年轻人正是位于传承链上关键的一环,这一环一旦断开,也就没有下一环,传承之链便无法延续。假定如此,15~20年以后,当第四代人成长之时,就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消亡之日。应该看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之所以濒临消失,正是由于无人传承所致,而传承者的转移和流失是产生这种危机最重要的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面临学校主流教育的较大压力 学校主流教育的普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来说,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各民族人民获得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它又以新的知识体系将各社区、各族群和本土文化隔离开来,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呈现了较大的压力。 在传统的乡民社会里,所谓/教育0,就是以父母、师傅等口传心授的形式,将儿童纳入到当地社会生活和地方性知识体系中去。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过去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开始跟母亲或女性长辈学习刺绣、挑花、蜡染等手艺,为自己做嫁衣。刺绣、染织是必须要学习的手艺,它不仅反映出农村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也是融入当地社区生活的基本条件,甚至关系到未来生活的幸福与否,是传统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使然。现在农村普遍实行两基教育,女孩子要应付读书,接受另一个知识系统的教育,而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正是女孩学习刺绣等手艺的主要时期,但读书学习已使她们无暇顾及手工制作。因此,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最外在的冲突在于学业和功课的压力,使孩子们没有时间跟父母学习蜡染、跟歌师学唱歌、跟工匠师学制作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现状今非昔比,前景堪忧。 而现代意义的主流教育,则通过一套被誉为适应现代生活的、权威的知识体系,将被教育者纳入到现代公民的身份认同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的孩子来说,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远离地方传统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其结果是,他们一方面难以接受凭空而来的学校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生活与传统文化发生的巨大矛盾使社区无法向孩子们正常传递本社区文化。同时,许多家长用尽最后一分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关于/文化0的教育,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教育能使孩子和城市人一样,成为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知识0的人。对学校教育由衷的敬意使学校和老师在社区中获得了特殊的权威地位,这种心态使学校教育在与社区传统发生冲突时总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让步而告终。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乡民社会的生存空间几乎被压缩到几个重要的节日里了,并且,传统的口传文化被书本训练出来的学生们排斥并贬低,生活在传统中的家长难以和学生身份的孩子沟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和血脉,将随着家长、校方和孩子们有意无意的自我文化放弃而枯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途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仍然不规范,仍处于探索之中。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未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应景性,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二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大都教育落后,很多地方都缺少合格的教师,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例如,一些地区少数民族语言非常复杂,实行/双语0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和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师资等方面的 原因,民族地区的/双语较学0问题很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开展的困难;三是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较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邀讲授传统技艺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和教学设备。由于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通常都被控制在中央和省级教育部门,地方教育部门因为习惯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动惯例,也很少主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进行大胆的尝试,因此,缺乏适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设备。总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要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教育目的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服务的教育活动,其实现途径是建立包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各级学校教育、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班、培训班、培训基地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中,要重视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尤其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要 组织编写出供广大干部群众阅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物,常规性地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教育活动。要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中小学课本中以及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大学中开设相关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普及相关知识,并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特别是决策者更多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开展乡土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乡土教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居区的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等。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干部群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中小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编写通俗易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物;常规性地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推广;要着力提高本民族,特别是其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应 确保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并增强其文化自觉意识。只有社会全体成员的/文化自觉0才是抵御外来文化糟粕的/长城0,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觉的意识应包括:宏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民族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全人类的意识、文化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等。 ()举办各种民族文化培训班 根据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点,针对青年人,尤其是少年儿童,长期开展民族艺术培训特长班。可以采取如下做法:一是初期以欣赏教学为主,让学生初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二是带领学生们参观民间艺人的制作技艺,加强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三是对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较多的内容,采取课内课外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掌握和学到一些基本的技艺和方法;四是对制作工艺有难度,工具材料相对复杂的内容,则采取课外美术小组学习的办法,学校为其提供工具材料,让一部分学生学习和制作;五是对于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则大量引进课堂,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六是为拓宽教学空间,在农村社区让学生把制作带回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城市社区要求孩子与家长共同上网收集和整理民间美术的资料,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形式;七是根据具体实际,选择和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资源,做成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案例,并把它们编成乡土教材,逐渐在学校推广。 ()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培训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地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学校,对主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培训和培养,可以设置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等相关专业,与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极需的专业人才,并注重从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尽力培养一批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人才,从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教育 要在一些高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课程,尤其是民族院校,要设置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把民间文化、民间艺人引入高等院校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文化产业、民族文化等相关专业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等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高等院校也应努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学习地,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重要基地。 ()着力培养继承人和建立社会教育体系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民医土药、音乐舞蹈等随着老一代人相继离世,正面临消亡危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有意识地培养继承人,使非物质文化产业化的传承主体代代相承。青少年时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得和养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如果得到很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培养、熏陶和训练,就会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政府应给一些老艺人以/工艺大师0等命名,让他们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请他们在学校里开设讲座,或者给予薪水,或者给传授技艺的报酬,让其招收学生。最好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地区开设社会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活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利用的价值,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前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6. [2] 本书编写组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晓辉等.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M].贵阳,贵州 人民出版社,2006. [4] 索晓霞.无形的链结)))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 现代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 中国社科院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侗族大歌)))人类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申报书.20041[6] 申茂平.走进最后的鸟图腾部落)))贵州省丹寨县非 物质文化遗产探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杨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