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元宵节——去探秘“湖南文旅”的非遗密码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佳节也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和载体。 2008年6月4日,由文化部申报的【元宵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编号X—71。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是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而今年的元宵节正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中的元宵节,是充满东方生活美学的传统佳节,更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豪与骄傲。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孩子们”遇上“元宵节”,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非遗润童心文化永流传 元宵节,月儿圆, 圆圆元宵黏又甜, 做灯笼,猜灯谜, 喜乐欢庆闹元宵。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游戏之一,既能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又能增进亲子间互动。教师们准备了有趣的灯谜,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感受猜灯谜的乐趣和挑站 闹花灯 每年正月十五,又是闹花灯放烟花的高潮。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称灯节。“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这是中国古代诗人描写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美景诗句。省文旅幼娃萌们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了解元宵佳节的习俗后,亲手体验了制作花灯,吟唱花灯歌谣来感受这一喜庆欢乐氛围。 《赏花灯》歌谣 做元宵 元宵节里什么东西最好吃?当然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可爱元宵啦!万家灯火品元宵,一碗汤圆瑞气盈,品尝萌娃亲制的汤圆,月圆人圆事事圆!好玩又好吃! 自己做的元宵真好吃! 看看我抖出多少元宵? 快来看看我搓的元宵又圆又好看! 舞龙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长长的龙身,蜿蜒起伏,翻腾游走,龙身灯光闪烁,流光溢彩,景象奇丽壮观。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幸福。瞧!省文旅幼的萌娃们也早有体验过舞龙游戏呢! 2025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 2月11日,“非遗贺新春——2025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在 湖南烈士公园举行,我院幼儿原创节目《小戏迷》受邀参与演出展示,萌趣调皮的喜庆舞蹈获得了在场领导和周边市民的广泛好评。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旨在促进非遗与传统节日的深度融合,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自觉传承春节非遗,将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5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活动现场共设置八大区域,其中食蕴山川区汇聚了衡阳君玲水磨元宵、华容团子、芦花江猪腰子糖油粑粑、南县(旌派)锅盔、芷江酸萝卜等湖南各地非遗美食,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品尝。
这就是我们中国年里的非遗元宵节!元宵与非遗在灯火通明处美好相逢。萌娃们在“体验互动”中观赏、探索、创新。在摸得着、看得见的文化之中感受非遗之美,体会匠人的用心与专注。在烟火年年的生活里,在传统与文化的节律中,我们以心灵为方向根植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