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
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
摘要:文章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必要性,并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回归幼儿教育地方课程本位,匡正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目标、充实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内容、丰富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提升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效果等六个方面,揭示了在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指出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幼儿教育地方特色的“双赢行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
一、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于新世纪初就开始推行的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仅有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而且还有新的举措。这些举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一点或许就是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其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显然,地方课程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幼儿教育领域,地方课程开发几乎无人提及,更无多少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得不让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难道幼儿教育就不需要地方课程吗?或者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根本就不存在地方课程这个概念?本文仅希望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开发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和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从其定义和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民族性;民间性;地域性;非物质性;多样性;动态性;脆弱性。 2.为什么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地方课程开发与地方课程资源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地方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地方课程可言,开发地方课程的重要条件就是充分挖掘其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应发挥如下的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提高地方文化品位的功能,传承地方优良文化传统的功能,完善课程管理体系的功能。 第二,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传统是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地方课程资源。在一般意义上,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行论述,而地方课程必须发挥的功能也决定了地方文化传统包括民俗民风应当是地方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资源。众所周知,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幼儿并不承担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因此,幼儿教育内容很少与地方经济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地方文化应是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主要课程资源。 第三,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文化遗产”应当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也是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 三、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1.落实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重要的课程理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要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把非物质文化引入幼儿教育课程中,就具有这样的价值。李姗泽在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而民间游戏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它来自民间,来自大众,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需要、经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 验而创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因此,其与儿童的自然生活状态,与儿童生活的实际更为贴近、更多地呈现教育的原生态,从而更多地体现儿童的内在需求。 2.回归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本位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连接,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地方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在幼儿教育实际中,“大一统的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脱节,儿童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会教育的内容,无法将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生活和生存状态看成相互融会的整体,从而感受其内在的关联,难以形成对社会的真实的统一的看法。”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乃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形成地方特色,整体改善幼儿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地域性、民间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正是回归幼儿教育地方课程本位的一种正确选择。 3.匡正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目标地方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关照社会不够,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一句话,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总体来讲,采用的是行为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使其在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中具有生成性的外部条件,因为每一个幼儿及幼儿教师只有走进这种“活态传承”中才能真正地体验、感受,在现场情境中生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比如道德的、政治的、身体的、语言的、审美的多重目标才会潜移默化地建构起来。 4.充实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其内容无疑是相当丰富的仅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中,就可以发现它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泛的文化选择。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作品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口传文学,如神话故事、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比如编织、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5.丰富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来看,生成性目标必然导致课程实施的“过程模式”,其课程目标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由于幼儿教育主要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课程形态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形态,因此,“过程模式”对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主动性、创造性等更有优势。如举世闻名的瑞吉欧生成课程、美国的“自然发生课程”、开放课程等,都是过程模式在幼儿教育成功实施的典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承和内容综合的特点,必然使相应的幼儿地方课程在实施上具有综合性、体验性,从而导致一种方案教学或结构教学,使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在实施上更加丰富。 6.提升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效果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其课程改革的旨归都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升人的创新能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发展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正是给孩子提供不同文化、滋养不同思维、进而播撒创造的种子,催生创新的成就。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个汪洋大海,每个人回到故乡,走到乡村生活去,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感动的“非物质文化”,但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退潮的大海,每时每刻都在消失,老一辈艺人默默地故去,文化悄悄地消失。活态的“非物质文化”,它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这种传承无疑非常重要,但我们的幼儿教育似乎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或许,通过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幼儿教育的地方特色会成为一个双赢的举措。
作者单位:孙露日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张血玲 重庆市永川区教委教研室参考文献:[1]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教育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1:78-80.[2]杨怡.非物质文化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J].文物世界,2003,2:67-70.[3]赵志军.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6:45-46.[4]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3:51-52. [5]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1,1:26-27. [6]蒋红斌.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一种批判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7-79. [7]乔晓光.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J].美术学,2002,1:89-90.[8]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7-58. 下一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其实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