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园结合本园实际,依据各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建议,窑岭园、梅溪湖分园及天心分园分别开展了包含封园、红码、黄码、体温高于 37.3℃四种情形的应急演练。
接到属地部门通报,某幼儿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病毒初筛阳性个案。幼儿园立即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园长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报告,保健医生向区疾控中心、社区进行报告。

保健人员穿防护服、戴手套、帽子、穿鞋套、戴N95口罩和防护面屏按照应急预案设计路线护送病人至临时隔离室,等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病人在等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佩戴N95口罩,与其他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隔离室周围应拉警戒线,派专人负责警戒,以免其他人员误入。密接师幼转移至备用教室,等待疾控中心进一步的处置。
病人及隔离人员转运后,在疾控等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工作人员将校园内产生的所有垃圾作为医疗废物处理,包装袋上贴好“医疗废物”标识。垃圾用医疗废物转运箱走垃圾通道路线,由专车转运至医疗废物专业处理公司,转运完毕后对场地进行全面消毒。
家长带儿童入园时,查验健康码发现是红码,安保立即拦住家长和幼儿,包括后面两米内距离的都带入隔离点,并通知后面的家长不入园。同时,值班领导立刻上报园长,园长广播告知所有人员不要流动,并立刻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报告,保健医追踪相关人员家庭信息并向区疾控中心进行上报。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对红码人员经过的园所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红码人员实行7天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 1、2、3、7、10、14 天各做一次核酸检测,具体处置措施严格按照社区或疾控部门要求落实。健康码变绿后方可返园。
发现黄码人员,园长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报告,保健医生向区疾控中心社区进行报告。并做好防护措施,将黄码人员送往幼儿园临时隔离点。
根据疾控部门研判意见,实施人员转运隔离安排。学校上报详细书面材料至教育局,追踪其处置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直至返校。密接师幼做好个人防护,转移至备用教室,对黄码所在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通风,对临时隔离点进行消杀。
黄码人员,在社区指导下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开展7天3次核酸检测。持阴性结果可向社区申请解码,健康码变绿后方可返校。
幼儿园每日落实入园体温检测和班级晨午检,做好记录。师幼员工体温高于 37.3℃,立即做好防护措施,送往学校隔离室。
梅溪湖分园疫情演练环节
(教师扮演小朋友角色进行情境演练)
幼儿园保健人员着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N95口罩和防护面屏在隔离室对病人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复测体温,询问各项情况。

复测体温高于 37.3℃,如无中高风险区、封控管控区旅居史等情况,通知家长接学生去发热门诊就诊,班级做好因病缺勤和追踪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