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png

幼儿艺术教育之我见

幼儿艺术教育之我见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开拓者,他们的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必须有助于将来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长。本着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幼儿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从审美艺术教 入手,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审美创造型人格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日常教育中落实艺术教育,科学地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欲望,使教育中的 “ 社会性 ” 、 “ 科学性 ” 和 “ 审美性 ” 相结合,依据幼儿年龄特征,适宜发展幼儿艺术素养,合理进行整合工,有效开发幼儿艺术潜能,就能为完满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回归生活 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欲望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更是艺术教育的平台。


“回归幼儿生活”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最为醒目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幼儿的生活是自然的、直观的和奠基的,幼儿对生活的感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生命要素。


幼儿艺术感受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和表现周围世界的过程。幼儿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情趣,生动活泼的艺术品,因此,我们应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以及幼儿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生成艺术教育活动内容,引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欲望。同时应注意内容的适度新颖,即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幼儿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用已有的经验,探索、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浓浓艺术气息的资源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信息提醒着我们,不要让幼儿错过这些美的熏陶。我们充分挖掘了生活美的资源,让幼儿们通过活动,逐步走近自己生活的地方,加深自己对家乡美的了解,激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如设计一个有关报纸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原因是:“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充斥着,新闻报、宣传报……;黑白的、彩色的……;易撕、易折、易粘……是幼儿进行二次利用动手操作玩一玩的易得资源。活动的艺术价值有:报纸撕成条扭一扭、贴一帖就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花卉昆虫画;报纸团一团、捏一捏就组成了一个个报纸小人;还有把报纸近在水中制成纸浆,能制作成各种小装饰品……。对幼儿的发展作用表现为不但使幼儿们体验到了大胆创作的乐趣,更向他们传递着——身边的废旧物也可进行艺术创作,可以美化生活、装扮生活的信息。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完全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幼儿的生活本来就和艺术融为一体的。因此,幼儿园艺术教育离不开幼儿生活,应该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之中,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艺术教育的源泉。幼儿们立足生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欲望与热情。


二、依据年龄特征 适宜发展幼儿艺术素养


幼儿的成长受生理、心理成熟机制的制约,其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主题目标的制定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发展,同时应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结合本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应让幼儿有更多的、自主的,以游戏为基础形式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更应考虑的是否适宜幼儿的发展,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真正的价值。例如在小班开展《春天的色彩》主题活动,目标为“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用不同的颜色和作画材料记录春天色彩的多样;用简单的句子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春天的多彩。”此目标我们首先是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在春天这一大背景下挖掘了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理解的一些美的事物,以色彩为切入口,在让幼儿寻找色彩、感受色彩的同时,又从一定的绘画技能上提出适当的要求:学习用不同的颜色以及不同的作画材料来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其次又整合了语言与音乐领域的目标,对小班幼儿提出了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把幼儿对春天的视觉感知逐步上升到了语言的表述。同时又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来进一步理解表达春天的美感,并把外在的美感转化为幼儿自己对美的理解,用他们所理解的美的声音来唱出歌曲,表现音乐。?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与生活是互动的,教育应具有生活的意义,生活应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三、合理进行整合 有效开发幼儿艺术潜能


通过多种途径,将艺术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相互渗透。例如音乐活动《毛毛虫》,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模仿毛毛虫吃东西、睡觉、脱衣服,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活动中,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表演,享受着毛毛虫变蝴蝶的快乐,使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地表现和提高。我们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其中还蕴含了一个科学的知识--蝴蝶的成长过程。艺术活动就是这样经常和科学、社会、语言、健康等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不但熟悉本职的业务,更要加强学习,扩充知识,以此来适应各领域之间教育的相互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艺术:校园的花草树木,公园的楼台亭阁,小巷的青砖红墙,以及张灯结彩的节日街头、色彩缤纷的广告霓虹……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留意美、欣赏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来进行艺术教育,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其他学科教育也都有各自的作用,那种认为教幼儿画画、唱歌、跳舞是无用的,不如多教些读、写、算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让幼儿在欢乐的童年里,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应拓宽艺术教育的内容,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的充分地表现和创作。艺术教育的题材其实是很宽泛的,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那些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


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教育作为推动幼儿的主要因素,应适应幼儿的发展。艺术教育目标的设立强调对艺术的终身参与,是完整生活的一个有价值的部分。在艺术教育中,我们不但要让幼儿学习用艺术表达生活,更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装点自己的用具,使环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而且通过美的创造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的艺术体验,增强其艺术表现力,通过艺术教育让幼儿的心灵在艺术的空间自由驰骋,快乐地成长。